最新一期的《奔跑吧》播出后,不少观众心里都憋着一股火。
镜头里周深被郭艾伦一把拎起,脚悬在空中、脖子勒得发红,两人事后互相打圆场,可导演组全程沉默。
节目效果再刺激,嘉宾的安全总不能被忽略吧?综艺节目为了博眼球,连基本保障都能妥协。
周深身高1米61,体能不算顶尖,可劲头特别足,玩游戏时总是全力以赴,撕名牌、对抗赛,他一个小个子硬扛大块头。
这背后的真诚感让大家爱看他,粉丝们喜欢这种真实,可问题是真诚不该被当成免死金牌啊。
周深被郭艾伦拖行十多秒,耳朵都充血肿胀了,他却忍着疼,用一句“我以为在西安做面食”来化解尴尬。
他的善良和幽成了被消耗的理由,一个嘉宾拼命配合,节目组就能理所当然地袖手旁观吗?这对任何艺人都不公平。
节目组的操作实在令人心凉,导演全程没吱声,周深撑了六轮对抗游戏后,体力早已透支,导演却在后台吐槽“要疯了”。
这说明什么问题?规则设计太粗糙了,明知道郭艾伦是专业运动员,身高1米92,却安排他和周深硬碰硬,还没应急预案。
后期剪辑里周深的伤痕被特效遮掩,现场紧张气氛剪成了轻松搞笑片段,导演组在采访中也只谈“节目效果好”,绝口不提安全漏洞。
这种避重就轻的态度,纯粹是把流量凌驾于人性之上,观众们不是傻子,弹幕里刷着“心疼”、“节目组不作为”,就是最直接的民意回应。
类似的隐患在蓝台历史上早不新鲜了,想想高以翔猝死、李玟摔倒、张杰晕倒这些事件,每次事后都说“只是意外”,但根子还是漠视安全。
节目组总辩解说,“综艺哪有不危险的”,可危险和疏忽是两码事,这次录制时周深被揪衣领拖行,连MMA比赛都禁用这种动作。
综艺作为娱乐秀,本该更谨慎,制定游戏时为什么不考虑嘉宾的体能差异?蒙眼对抗这种高风险环节,不提前演练应对方案?
说到底策划团队抱着侥幸心理,只图制造爆点,忘了基本职责,嘉宾的安全不是次要的,它必须是第一位的。
粉丝们看着周深的处境更心焦了,网上曝光了节目结束后的照片:周深耳朵紫红、脸上膝盖全是擦伤,走路都一瘸一拐。
有人夸他“敬业”,可敬业不该等于“玩命”,真诚的努力值得尊重,但不该以牺牲健康为代价,粉丝纷纷喊话:“周深,别再这么拼了!”
公众的怒火反映出大家对综艺乱象的反思,周深那句:“我来这儿不是为了当嘉宾,是想和大家玩得开心。”他的初衷却变成流量机器的燃料。
现在很多节目被吐槽“没底线”,根源是把效果和噱头放首位,嘉宾的感受、现场安全,都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。
周深靠才华也能吃饭,但偏要用真诚打动人心,他当“工具人”跑流程、在舞台上认真唱歌,甚至采访里都坦诚作答。
观众们不是图热闹,是想看到一个鲜活的人被善待,如果节目组连这点尊重都给不起,还凭什么留住粉丝?
我们得站出来说句公道话,嘉宾如周深拼命敬业,不是让节目组偷懒的理由;真诚不该被消费,安全更不能当牺牲品。
观众想看的是周深笑着完成游戏,而不是带着伤痕强撑“没关系”,综艺节目想活长久,必须把安全规则落到实处。